奸宄

词语解释
奸宄[ jiān guǐ ]
⒈ 犯法作乱的坏人。
例寇贼奸宄。——《书·舜典》
德刑不立,奸究并至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十七年》
英evildoer; malefactor;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姦轨”。亦作“奸宄”。
⒉ 违法作乱的事情。
引《书·舜典》:“蛮夷猾 夏,寇贼姦宄。”
孔 传:“在外曰姦,在内曰宄。”
孔颖达 疏:“又有强寇刼贼外姦内宄者为害甚大。”
周秉钧 易解:“此言中国受蛮夷之影响而发生强取财物、杀害人民、为乱于内外之事。”
《左传·成公十七年》:“臣闻乱在外为姦,在内为轨。御姦以德,御轨以刑……德刑不立,姦轨并至。”
陆德明 释文:“轨,本又作宄。”
唐 陈子昂 《上军国机要事》:“遂令纲纪日废,奸宄滋多。”
毛泽东 《陕甘宁边区政府、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》:“凡未经本府或本处同意并取得本府或本处的证明文件,而从外面进入边区境内停留活动之人,不论其活动的事务属于何项,一律禁止,以防假冒,而杜奸宄。”
⒊ 指违法作乱的人。
引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絶先帝功臣,进任姦宄,詿乱天下,欲危社稷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:“禁断淫祀,姦宄逃窜,郡界肃然。”
《明史·花茂传》:“广东 南边大海,姦宄出没。”
⒋ 指劫夺。
引《书·牧誓》:“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,是信是使,是以为大夫卿士,俾暴虐于百姓,以姦宄于 商 邑。”
孔颖达 疏:“姦宄,谓劫夺。”
《新唐书·刘晏传》:“东垣、厎柱,澠池、北河 之间六百里,戍逻久絶,夺攘姦宄,夹 河 为藪。”
⒌ 奸诈不法。
引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而羣聚山陵,假名称孝,行不隐心,义无所依,至有姦轨之人,通容其中。”
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珠利耶国》:“气序温暑,风俗姦宄。”
《明史·高弘图传》:“请禁奸宄小人借端妄言,脱罪侥倖。”
刘师培 《论中国古代财政国有之弊》:“宋 代于姦宄之臣,恒籍其产为官田。”
国语辞典
奸宄[ jiān guǐ ]
⒈ 犯法作乱。也作「奸宄」。
引《明史·卷二七四·高弘图传》:「请禁奸宄小人借端妄言,脱罪侥幸。」
⒉ 犯法作乱的人。也作「奸宄」。
引《文明小史·第四二回》:「盘查奸宄,本是他警察局的义务。」
英语evildoer, malefactor
分字解释
※ "奸宄"的意思解释、奸宄是什么意思由字词阁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相关词语
- gào jiān 告奸
- mài qiào xíng jiān 卖俏行奸
- shén jiān jù dù 神奸巨蠧
- péng jiān 朋奸
- jiān bào 奸暴
- jiān huì 奸秽
- jiān fēng 奸锋
- jìn jiān chú huá 禁奸除猾
- chǎn è chú jiān 刬恶锄奸
- jiān tú 奸徒
- jiǎo jiān 矫奸
- diào jiān 调奸
- jiān yán 奸盐
- jìn shàn chéng jiān 进善惩奸
- jiān shuō 奸说
- jiān xíng 奸行
- fā jiān zhāi fù 发奸摘覆
- jiān jiù 奸咎
- jiān shēng 奸声
- jié jiān 讦奸
- jiān xiǎo 奸小
- jiān xìng 奸幸
- jiān kuài 奸狯
- jiān jiān 奸奸
- shén jiān jù dù 神奸巨蠹
- jiān yán 奸言
- chù jiān 黜奸
- shuǎ jiān qǔ qiǎo 耍奸取巧
- jiān zhà bù jí 奸诈不级
- jiān qiǎo 奸巧
- sì jiān 四奸
- jiān tè 奸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