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海

词语解释
气海[ qì hǎi ]
⒈ 经络穴位名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,属任脉经。针灸本穴,主治月经不调、带下、遗尿、虚弱等症。
⒉ 人体部位名,宗气所聚处。膻中为上气海,丹田为下气海。
引证解释
⒈ 经络穴位名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,属任脉经。针灸本穴,主治月经不调、带下、遗尿、虚弱等症。
引《医宗金鉴·刺灸心法要诀·任脉分寸歌》:“脐下寸半气海全。”
注:“从石门上行,在脐下一寸五分宛宛中,气海穴也。”
⒉ 人体部位名,宗气所聚处。膻中为上气海,丹田为下气海。
引《灵枢经·海论》:“膻中者,为气之海。”
《新唐书·柳公度传》:“公度 善摄生,年八十餘,有彊力。常云:‘吾初无术,但未尝以气海煖冷物,熟生物,不以元气佐喜怒耳。’”
《云笈七籤》卷五九:“气海,即元气之根本也。”
国语辞典
气海[ qì hǎi ]
⒈ 人体经穴之一,在脐下一寸五分。按摩或针灸本穴,主治月经不调、带下、遗尿、虚弱等症。
⒉ 中医学上称积于胸中的气为宗气,而宗气在胸中积聚的处所就是气海,可调节呼吸,贯通心脉。
引《旧唐书·卷一六五·柳公绰传》:「公度善摄生,年八十余,步履轻便。或祈其术,曰:『吾初无术,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,气海常温耳。』」
分字解释
※ "气海"的意思解释、气海是什么意思由字词阁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造句
1.刮痧时,先刮背部肾俞至膀胱俞,再刮腹部气海至中极,然后刮下肢内侧阴陵泉,然骨,最后刮下肢外侧委阳,足三里,刮至出现痧痕为止。
2.从此,三轮结于气海,肉体三道循环并行不悖,一旦伤势痊愈,他就可立即晋升为一流高手。
3.随着墨武对这法决的渐渐清晰,四肢百骸之中那磅礴的元气,却是自行的涌动了起来,如同那百川归海一般,涌向了那混沌的气海。
相关词语
- shū qì 淑气
- hǎi zhōng lāo yuè 海中捞月
- 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放诸四海而皆准
- shuāng hǎi 霜海
- hǎi bīn 海濒
- jiǎn qì 碱气
- piāo yáng háng hǎi 飘洋航海
- háng hǎi mó xíng yùn dòng 航海模型运动
- zhū shā hǎi táng 朱砂海棠
- xiǎo lǐ xiǎo qì 小里小气
- wěi qì 尾气
- wàng qì 望气
- shēng sǐ hǎi 生死海
- yà hǎi zhěn 亚海轸
- qì xiōng 气胸
- hǎi xīng 海星
- qīng hǎi 青海
- míng shì qì 名士气
- niú qì 牛气
- shén xián qì dìng 神闲气定
- hǎi yán 海蜒
- liáo hǎi hè 辽海鹤
- huáng hǎi hǎi zhàn 黄海海战
- bīng xiāo qì huà 冰消气化
- jùn qì 骏气
- hán qì 寒气
- chéng hǎi lóu 澄海楼
- fēi guò hǎi 飞过海
- hǎi dǐ ōu ér 海底鸥儿
- bó hǎi hǎi xiá 渤海海峡
- hǎi xiàng 海象
- zhàng hǎi 障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