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政使

词语解释
布政使[ bù zhèng shǐ ]
⒈ 官名。明洪武九年(公元1376年)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。宣德后,全国府、州、县等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,每司设左、右布政使各一人,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。后因军事需要,增设总督、巡抚等官,权位高于布政使。清代始正式定为督、抚属官,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。康熙六年(公元1667年)后,每省设布政使一员,直隶亦设,江苏则设二员,分驻江宁、苏州。俗称藩司、藩台。参阅《续文献通考·职官·布政使司》、《清会典事例·吏部·官制》。
引证解释
⒈ 官名。 明 洪武 九年(公元1376年)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。 宣德 后,全国府、州、县等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,每司设左、右布政使各一人,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。后因军事需要,增设总督、巡抚等官,权位高于布政使。 清 代始正式定为督、抚属官,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。 康熙 六年(公元1667年)后,每省设布政使一员, 直隶 亦设, 江苏 则设二员,分驻 江宁、苏州。俗称藩司、藩台。参阅《续文献通考·职官·布政使司》、《清会典事例·吏部·官制》。
国语辞典
布政使[ bù zhèng shǐ ]
⒈ 职官名。明清各省民政兼财政长官。属承宣布政使司,受辖于督抚,与掌理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为「两司」。也作「藩台」、「藩司」。
分字解释
※ "布政使"的意思解释、布政使是什么意思由字词阁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造句
1.可惜都被鳌山卫以及浮山所的各层军官,还有即墨县、莱州府甚至是山东布政使司、都指挥使司、提刑按察使司的各级官员霸占了,又有兵备道的各级官员分一杯羹。
2.虽说沐天波确实有点感觉天高皇帝远,但是除了殴辱布政使唐勳外,沐家并没有什么过失。
3.礼部尚书那数万字的慷慨激昂,一下子将浙江全省上至巡抚、布政使,下至知州、知县参了个够,仔细计算下来,浙江全省有半数以上官员要被撤职查办。
相关词语
- wài shǐ 外使
- ài guó bù 爱国布
- fā zhèng 发政
- xún zhèng 循政
- cū shǐ 粗使
- shuāi zhèng 衰政
- qū yù jīng jì zhèng cè 区域经济政策
- zhèng zhì jiā 政治家
- zhí zhèng dǎng 执政党
- shǐ xià 使下
- hóng bù 红布
- bà zhèng 霸政
- jī zhǒu zhī shǐ 箕帚之使
- dié shǐ fēng méi 蝶使蜂媒
- xíng zhèng jū liú 行政拘留
- néng zhèng 能政
- bù huá 布划
- fēn bù 分布
- zhuàng bù 壮布
- yáng guān shǐ 阳关使
- shè zhèng wáng 摄政王
- gōng zhèng 觥政
- qīng páo bù wà 青袍布袜
- qīng shǐ 青使
- shì shǐ 侍使
- wū bù zhàng 乌布帐
- dà zhèng 大政
- jīng bù 荆布
- liú shǐ 留使
- bù shù 布述
- hé mén shǐ 合门使
- fā zòng zhǐ shǐ 发纵指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