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休

词语解释
三休[ sān xiū ]
⒈ 汉贾谊《新书·退让》:“翟王使使至楚,楚王欲夸之,故飨客于章华之台上。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。”后因以“三休”为登高之典。
⒉ 唐司空图晩年以足疾乞退,居中条山王官谷,筑亭名“三休”。作文云:“休,休也,美也,既休而具美存焉。盖量其才一宜休,揣其分二宜休,耄且聩三宜休。又少而惰,长而率,老而迂,是三者非济时之用,又宜休也。”见《旧唐书·文苑传下·司空图》。后因以“三休”为退隐之典。
⒊ 指三国魏金尚(字元休)、第五巡(字文休)、韦端(字甫休)三人。
⒋ 犹三顿。
引证解释
⒈ 后因以“三休”为登高之典。
引汉 贾谊 《新书·退让》:“翟王 使使至 楚,楚王 欲夸之,故饗客於 章华 之臺上。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。”
南朝 梁 何逊 《七召·宫室》:“步三休而未半,途中宿而方迷。”
唐 颜真卿 《抚州宝应寺翻经台记》:“百里而遥,四山不逼;三休而上,十地方超。”
宋 苏辙 《和鲜于子骏益昌官人八咏·宝峰亭》:“今闻 宝峰 上,縹緲陵朝阳,三休引萝蔓,一览穷苍茫。”
⒉
引唐 司空图 晚年以足疾乞退,居 中条山 王官谷,筑亭名“三休”。作文云:“休,休也,美也,既休而具美存焉。盖量其才一宜休,揣其分二宜休,耄且聵三宜休。又少而惰,长而率,老而迂,是三者非济时之用,又宜休也。”
见《旧唐书·文苑传下·司空图》。后因以“三休”为退隐之典。 清 钱谦益 《夏日偕朱子暇憩耦耕堂》诗之三:“他年终作三休侣,乘兴先为结隐期。”
⒊ 指 三国 魏 金尚 (字 元休 )、 第五巡 (字 文休 )、 韦端 (字 甫休 )三人。 《三国志·魏志·吕布传》“布 自称 徐州 刺史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《典略》:“元休 名 尚,京兆 人。
引尚 与同郡 韦甫休、第五文休,俱著名,号为‘三休’。”
宋 王应麟 《小学绀珠·名臣下·三休》:“金尚 元休,第五巡 文休,韦端 甫休,号‘京兆三休’。”
⒋ 犹三顿。
引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五:“红娘 覷了吃地笑,俺骨子不曾移动脚,这急性的郎君三休饭饱。”
分字解释
※ "三休"的意思解释、三休是什么意思由字词阁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相关词语
- zhì zài zhì sān 至再至三
- sān rì pú yè 三日仆射
- sān jìng 三凈
- èr sān jūn zǐ 二三君子
- xiū guān 休官
- sān hàn 三澣
- sān yì 三易
- sān fèng 三凤
- duàn duàn xiū xiū 断断休休
- dì sān shēng 第三声
- zhāng sān zhōng 张三中
- wú liǎo wú xiū 无了无休
- sān shé qī shǔ 三蛇七鼠
- sān mén xiá shì 三门峡市
- sān gōng 三公
- xiū gēng 休耕
- dé xiū biàn xiū 得休便休
-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三寸不烂之舌
- xiū jiā 休嘉
- dǐng zú ér sān 鼎足而三
- bǔ xiū 补休
- sì xiū jū shì 四休居士
- sān hòu 三候
- sān chóng mén 三重门
- dì sān zhǒng rén 第三种人
- sān shàn dào 三善道
- sān jiào 三教
- sān zhuī zǐ zhā bù chū xuè lái 三锥子扎不出血来
- zhē sān mán sì 遮三瞒四
- sān chén jiǔ 三辰酒
- sān wèi yī tǐ 三位一体
- dù shù sān miè 肚束三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