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带

词语解释
冠带[ guàn dài ]
⒈ 帽子与腰带。
⒉ 戴帽子束腰带。
⒊ 指装束,打扮。
⒋ 本指服制,引申为礼仪、教化。
⒌ 谓使习礼仪。
⒍ 比喻封爵,官职。
⒎ 指官吏、士绅。
⒏ 指男子。
引证解释
⒈ 帽子与腰带。
引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冠带垢,和灰请漱。”
宋 司马光 《晚食菊羹》诗:“归来褫冠带,杖履行东园。”
明 沉鲸 《双珠记·弃官寻父》:“今日解了冠带,扮做常人。轻囊健步,有何不可?”
《老残游记》第三回:“只画了一箇人,仿佛 列子 御风的形状,衣服冠带均被风吹起。”
⒉ 戴帽子束腰带。
引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秦王 闻而走之,冠带不相及。”
三国 魏 曹操 《薤露》诗:“沐猴而冠带,知小而谋彊。”
唐 韩愈 《送石处士序》:“﹝先生﹞冠带出,见客,拜受书礼于门内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六二回:“寳玉 清晨起来,梳洗已毕,便冠带了。”
⒊ 指装束,打扮。
引《秦併六国平话》卷中:“楚 阵 韩员 打扮虎皮磕碯……此人如何这般冠带?名呼做 杀虎壮士。”
⒋ 本指服制,引申为礼仪、教化。
引《韩非子·有度》:“兵四布於天下,威行於冠带之国。”
宋 洪迈 《容斋四笔·饶州风俗》:“宋 受天命,然后七 闽 、二 浙 与 江 之西东,冠带诗书,翕然大肆。”
杨玉如 《辛亥革命先著记》第五章引《宣布满清皇室罪状檄》:“山河依旧,先人之庐墓可亲;冠带奚存,九世之仇讎宜復。”
⒌ 谓使习礼仪。
引《旧唐书·玄宗纪下》:“膜拜丹墀之下,夷歌立仗之前,可谓冠带百蛮,车书万里。”
明 张居正 《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》:“冠带 月支,旅应騶牙之瑞,梯航日出,咸输象齿之珍。”
⒍ 比喻封爵,官职。
引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“且夫 魏 一万乘之国,称东藩,受冠带,祠春秋者,以为 秦 之强足以为与也。”
《明史·唐胄传》:“遇赦復冠带,卒。”
⒎ 指官吏、士绅。
引《文选·张衡<西京赋>》:“冠带交错,方辕接軫。”
薛综 注:“冠带,犹搢绅,谓吏人也。”
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涉务》:“晋朝 南渡,优借士族;故江南冠带,有才干者,擢为令僕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,典掌机要。”
宋 叶适 《北村记》:“相为市者,皆鱼虾之友,菱芡之朋,而冠带车马之来絶矣。”
明 张煌言 《祭延平王文》:“中原冠带,夹道壶浆。”
⒏ 指男子。
引清 吴炽昌 《客窗闲话初集·双缢庙》:“盈盈弱女,僭称冠带之雄。渺渺丈夫,反袭裙釵之饰。”
国语辞典
冠带[ guān dài ]
⒈ 顶冠与腰带。
⒉ 官家妆束。
引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二一》:「王部郎虽是旧主人,今见如此冠带换扮了,一时那里遂认得?」
⒊ 习于礼教的人。
引《文选·司马相如·难蜀父老》:「今封疆之内,冠带之伦,咸获嘉祉,靡有阙遗矣。」
⒋ 士族或贵人。
引《后汉书·卷七九·儒林传上·序》:「冠带缙绅之人,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。」
《文选·古诗十九首·青青陵上柏》:「洛中何郁郁,冠带自相索。」
分字解释
※ "冠带"的意思解释、冠带是什么意思由字词阁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造句
1.薤露行,惟汉廿二世,所任诚不良。沐猴而冠带,知小而谋疆。犹豫不敢断,因狩执君王。白虹为贯日,己亦先受殃。贼臣持国柄,杀主灭宇京。荡覆帝基业,宗庙以燔丧。播越西迁移,号泣而且行。瞻彼洛城郭,微子为哀伤。
相关词语
- rú guān 儒冠
- pī tóu dài liǎn 劈头带脸
- miǎn guān 免冠
- nù fà chōng guān 怒发冲冠
- yún mǔ guān 云母冠
- huí dài 回带
- shù shì guān 术氏冠
- chuān dài 穿带
- guān páo dài lǚ 冠袍带履冠袍带履
- tuō ní dài shuǐ 拖泥带水
- huáng guān 黄冠
- shuāng dài 霜带
- chéng guān 成冠
- shù shì guān 术士冠
- guān guà 冠挂
- zhǐ guān 纸冠
- tǎ pí guān 獭皮冠
- dài jìn 带劲
- yī guān qín shòu 衣冠禽兽
- yī guān shèn wěi 衣冠甚伟
- yī guān lán lǚ 衣冠蓝缕
- guān shàng jiā guān 冠上加冠
- bù dài yīn 不带音
- xiè zhì guān 獬豸冠
- dài xié 带携
- wēn dài dà lù xìng qì hòu 温带大陆性气候
- dài tóu 带头
- guān zǐ 冠子
- dà guān 大冠
- féng yī qiǎn dài 逢衣浅带
- guān lǐ 冠醴
- zhāi guān 斋冠